在夹缝中抓革命促生产
与全国各地一样, 这场运动在黄梅由点到面迅速铺开,由文教卫系统蔓延到社会各个领域。一时间,各种名目的群众组织在全县各地纷纷成立,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狂潮风起云涌,各种形式的揭发声讨会、批判斗争会轰轰烈烈,各级领导干部及一些知识分子遭到围攻和残酷批斗。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被全面夺权,城乡上下一度处于无政府的混乱状态。
广大人民群众十分不理解,怀疑运动是否“走偏”,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也深感忧虑,其中许多人对“文化大革命”运动不仅产生了怀疑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在派性斗争越来越严重时期,为了避免双方发生冲突,县委领导人顶着巨大压力,分别委派干部做两派的工作,试图缓和两派之间的矛盾,但都无济于事,直至中共中央于1967年1月23日发布了《关于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持革命左派群众的决定》,才稍稍出现向好的局面。在中央的批示下,中国人民解放军黄冈军分区奉命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运动,执行“三支两军”(支工、支农、支左、军管、军训)任务,负责维持基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3月5日,黄梅县人民武装部介入运动,皮立“抓办”(抓革命、促生产办公室),使全县的混乱局面暂时得到控制。武汉“七.二0”事件后,黄梅的造反派组织迅速发生了分化和改组,形成“鄂梅三司”、“独立师”和“钢农总”两大派系。两大派系为争夺权力,时常发生武斗。
1967年9月14日,《人民日报》社论传达了毛泽东关于“在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工人阶级内部,更没有理由一定要分裂成为势不两立的两大派组织”的指示。10月11日,《人民日报》又刊登了毛泽东关于“革命的红卫兵和革命的学生组织要实现革命的大联合,只要两派都是革命的群众组织,就要在革命的原则下实现革命的大联合”的指示。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于10月17日联名发出了《关于按照系统实现革命大联合的通知》,要求“各工厂、各学校、各部门、各企业单位,都必须在革命的原则下,按照系统,按照行业,按照班级,实现革命的大联合”。根据省、地指示精神,县人武部党委以及赴黄梅“三支两军”的部队负责人及时进行了贯彻。经过多方努力,积极工作,终于使以“鄂梅三司”和“钢农总”两大派为首众多群众组织,勉强同意“大联合”。 至12月,实现“革命大联合”后,黄梅的局势得到稳定。
好在广大农民群众和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革命干部背负压力,坚守岗位,于夹缝中按照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的指示办事,始终站在生产第一线。城关区高桥公社百花大队第五队老队长宁愿自已挨批斗,硬是顶着不让本队社员参加派性活动,规定凡参加活动者不但不记工分还要扣基本口粮。由于黄梅人民紧紧抓住农业生产不放松,这样,黄梅县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地方在运动中损失也就相对较轻。农业的小幅增产,带动了县域经济于艰难中缓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