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县革命老区发展史】(49):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021-05-11 13:27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1966年至1976年十年期间,黄梅在交通建设、农机建设、文教卫生建设、邮电通信建设、金融财政建设城镇建设和人民生活面貌改变方面也都取得了定的成就。

这里用“吃穿住用行和娱乐”六个方面来展示一下这一时期人民群众生活的变化。

吃的方面:1968年、1971年、1972年、1974年和1976年五年粮棉油呈增产态势。以1976年为例,这一年黄梅的粮食总产量为30705.5万公斤,而1966年只有2269万公斤,1976年比1966年增产7536万公斤。群众的基本口粮能够保证,多数农户日三餐是一两稀,逢时过节有鱼有肉改善伙食。十年期间,遇上了1966年百日大旱、1969年、1970年和1975年大水灾,人民群众仍然能安居乐业,未出现逃荒要饭情景。

穿的方面:绝大多数人家夏有夏衣冬有冬衣,没有以前那种冬夏衣混穿现象出现。大多数人穿上了尼龙袜,有的还穿上了的确良和的确卡。一部分青年人还穿上了新潮时装。

住的方面:广大农户翻新了住房,大多住上了瓦房,住茅草房的已是极个别现象。一些村庄还改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住房一排排的,整齐漂亮,如城关区友谊村等。

用的方面:城镇职工家庭和农村家庭环境好的“半边户”大多有了“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家具朝“四十八条腿”(床、挂衣柜、五屉柜、大方桌等新式家具合计数)方向发展。亦有用煤油炉、电炉煮饭烧菜等新式炊具出现。照明方面,少数村庄利用水电或自己发电照明如城关区老祖大队和苗竹林大队、土桥区渡河桥大队、濯港区胡牌大队等。

行的方面:自行车成为代步工具开始流行,个别人家拥有摩托车。城、孔、小等主要城镇都设有公共汽车站,有城小、城古、城挪、城独、城下、孔蔡、孔新等主要公路干线通班车,内河航运班船航线也有十几条,人们出行普遍乘车坐船。

娱乐方面:城、孔、小等主要城镇都建起了影剧院,城镇居民天天都可看戏看电影。农村各区都建有电影队,定期到各大队放映,基本上是每月一场,也有的两场。各大队都建起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并定时到各生产队演出,深山老林里则送戏送电影上门。城乡广播已经普及,城孔小三镇机关单位有电视机,除机关干部职工收看外,还组织附近群众收看重要节目,与民同乐。

总之,这一时期的最大亮点就是忠诚党的事业的干部和群众与林彪、“四人帮”集团大力抗争,努力将国民经济的损失程度减轻,于艰难中将国民经济向前推进。抗争中黄梅老区人民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状态和可歌可泣的抗争业绩,将永垂史册。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27/202112/42620ef1ff79a4c610971ffd57f74b44.png